判斷自己是什麼髮質,可以從以下幾個面向觀察與測試:



✅ 1. 髮絲粗細
**方法:**取下一根頭髮,用手指輕捏。

結果判斷:

幾乎摸不到 → 細軟髮

感覺一般 → 中等髮

明顯有粗度、偏硬 → 粗硬髮

✅ 2. 髮量多寡
**方法:**綁馬尾,觀察髮束粗細;或照鏡子觀察頭皮是否明顯。

結果判斷:

綁馬尾直徑小於1.5公分、頭皮明顯 → 髮量少

普通厚度、頭皮略可見 → 髮量中等

馬尾粗、頭皮不易見 → 髮量多

✅ 3. 髮質柔順度
觀察頭髮自然狀態(未造型)

柔順貼服 → 偏直髮

微彎有自然弧度 → 自然捲或波浪髮

毛躁易打結 → 粗硬或乾燥髮質

彈性明顯、圈狀明顯 → 卷髮或自然捲偏多

✅ 4. 頭皮出油速度
**方法:**洗頭24小時後觀察髮根

結果判斷:

髮根乾爽無油感 → 乾性頭皮

髮根微油、但不扁塌 → 中性/混合性

髮根明顯油膩、容易扁塌 → 油性頭皮

✅ 5. 拉力與彈性測試
**方法:**輕拉一小束頭髮觀察是否容易拉斷

結果判斷:

容易拉斷 → 髮質偏弱(需修護)

有彈性、不易斷 → 髮質健康、有彈力

💡 延伸建議:
可請髮型設計師在剪髮時做一次完整判斷。

髮質會因飲食、壓力、燙染等改變,需定期檢視。

找到正確髮質後,才能選擇合適的護髮產品與髮型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