醫美療程屬於醫療行為,只要有侵入皮膚或黏膜,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感染風險。不過,若選擇合格診所、專業醫師並遵循正確術後護理,可以大幅降低風險。以下分為原因、常見感染情況、處理方式及預防措施詳細說明:
1. 為什麼醫美療程會有感染風險
醫美過程中,皮膚屏障會被破壞,若環境或操作不當,細菌就容易入侵:
- 
針劑注射 - 
如玻尿酸、肉毒桿菌、膠原增生劑 
- 
風險來源:針具未完全消毒、產品被污染、操作環境不潔 
 
- 
- 
微創與換膚類療程 - 
如微針、皮秒雷射、化學換膚 
- 
皮膚微損傷 → 細菌可趁機入侵 
 
- 
- 
手術型療程 - 
如抽脂、拉皮、隆鼻 
- 
手術傷口大,感染風險更高 
 
- 
2. 常見感染症狀與併發問題
感染的嚴重程度可分為輕、中、重三類:
(1) 輕度感染
- 
常見於注射、微針或雷射後 
- 
症狀:紅腫、輕微發熱、局部壓痛 
- 
處理方式:可透過口服或外用抗生素控制,通常數天內可改善 
(2) 中度感染
- 
感染範圍擴大或伴隨膿液 
- 
症狀:持續腫脹、流膿、疼痛加劇 
- 
處理方式:需由醫師進行切開引流、抽膿,並搭配抗生素治療 
(3) 重度感染
- 
罕見,但風險最高,尤其是注射療程操作不當時 
- 
可能併發症: - 
蜂窩性組織炎 
- 
壞死性筋膜炎 
- 
甚至導致皮膚壞死或全身敗血症 
 
- 
- 
處理方式:需立即住院,進行靜脈抗生素或手術治療 
3. 如何降低感染風險
(1) 選擇合法醫療院所與專業醫師
- 
檢查診所有醫療機構登記證 
- 
確認操作者為合格醫師,而非美容師或業務人員 
- 
儀器、耗材需符合醫療器材安全規範 
(2) 確認產品來源
- 
使用具 TFDA 核准字號的原廠產品 
- 
施打前要求醫師當場拆封 
- 
避免來源不明或水貨藥劑 
(3) 嚴格的術前與術中防護
- 
醫師與護理師需佩戴無菌手套與口罩 
- 
注射部位須用酒精或碘伏充分消毒 
- 
針劑、探頭等器械必須為一次性耗材或經高溫滅菌 
(4) 正確術後照護
- 
保持傷口清潔,避免用手觸摸注射或治療部位 
- 
避免高溫環境:如蒸氣SPA、泡湯、桑拿 
- 
按時回診追蹤,提早發現異常紅腫或滲液 
- 
若出現劇烈疼痛、膿液或高燒,應立即就醫 
4. 總結
醫美療程雖然能改善外觀,但只要破壞皮膚屏障,就存在感染風險。
 降低感染的關鍵在於:
- 
選擇合法、衛生標準高的診所 
- 
確保醫師專業與藥劑來源安全 
- 
嚴格遵循術前消毒與術後照護 
- 
及早發現感染跡象並回診治療 
只要操作環境符合醫療規範,且術後照護得當,大部分醫美療程的感染風險是可以有效控制的。
 
                    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