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後想吃中藥調養是很多人會考慮的方式,但不能自行亂吃。是否適合吃中藥,需考慮以下幾個關鍵面向:

✅ 可以吃中藥調養的情況(須評估)
✔ 適合的情況
術後傷口穩定,無滲血或感染現象
體力虛弱、食慾差、氣血不足、恢復慢的狀態
醫師確認可服用中藥(與西藥不衝突)
🕒 建議開始時間
一般建議術後1~2週後再開始服用中藥
傷口癒合良好、已停用抗生素與止痛藥時,較安全
⚠️ 術後吃中藥需注意什麼?
1. 避免與西藥交互作用
抗生素、止痛藥、抗凝血藥與某些中藥可能會互相影響效果或加重副作用。
常見有交互作用的中藥如:
丹參、紅花(活血)
當歸、川芎(可能影響凝血)
黃耆、人參(與免疫或降壓藥物可能互斥)
2. 避免自行抓藥或購買坊間成藥
成分複雜、藥性不明,尤其是補藥或標榜快速見效的產品
3. 避免過度補身
像「十全大補湯」、「四物湯」、「人參雞湯」類太補的中藥,在初期反而可能造成口乾、火氣大、傷口發炎。

✅ 建議做法
做法 說明
✔ 咨詢中醫師,依體質調理 中醫會依「虛、實、寒、熱」調養,個人化調方更安全
✔ 通知西醫正在吃的中藥內容 若有回診或在吃藥,請讓西醫知道你也有在吃中藥
✔ 從清補、溫和藥材開始 如黃耆、白朮、茯苓、枸杞、蓮子等,幫助補氣健脾、養血安神

✅ 溫和調養湯品建議(手術後期可考慮)
黃耆枸杞雞湯:補氣養血,提升體力
四神湯(山藥、芡實、茯苓、蓮子):健脾補腎,改善術後虛弱與腹瀉
黨參紅棗燉排骨:補氣養血、健脾開胃

📌 使用中藥食補時也要注意是否會與西藥衝突。

🧾 總結建議
可以吃中藥調養,但請在術後恢復穩定後進行(通常1~2週後)。
建議由合格中醫師辨證施治,不建議自己抓藥或買成藥亂吃。
若有在吃西藥,一定要告知兩邊醫師,避免交互作用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