彈力繩胸推(Resistance Band Chest Press)是模擬啞鈴或槓鈴臥推的一種訓練方式,主要針對 胸大肌,同時也會鍛鍊到 三角肌前束與 肱三頭肌。它的好處是張力持續且器材方便,適合在家或空間有限的環境進行。
動作流程
-
起始姿勢
-
將彈力繩固定在身後與胸齊高的穩固點,如門框、柱子或專用固定器。
-
雙手各握住彈力繩把手,手心朝下或略微朝內,肘部彎曲約 90 度,手與胸齊平。
-
雙腳前後站立,前腳略微彎曲,後腳打開保持穩定,核心收緊,背部微微挺直。
-
-
向前推舉
-
吐氣,雙手同時向前推出,直到手臂幾乎完全伸直,但不要鎖死手肘。
-
推的過程保持胸肌收縮,避免聳肩或含胸。
-
-
控制回放
-
吸氣,慢慢將手臂還原至起始位置,感受胸肌被拉伸。
-
全程保持彈力繩張力,不要讓手臂突然彈回。
-
組數與次數
-
初學者:3 組 × 12~15 次
-
中階者:3~4 組 × 10~12 次
-
進階者:4 組 × 8~10 次,可搭配更高阻力的彈力繩
-
休息時間:每組間休息 45~60 秒
-
訓練頻率:每週 2~3 次,可與背部訓練錯開進行。
動作要領重點
-
主要訓練肌群:胸大肌(尤其是胸中段)。
-
次要訓練肌群:三角肌前束、肱三頭肌。
-
手指與握力:
-
虎口、拇指、食指和中指保持穩定握住手柄。
-
前臂屈肌需適度出力,但不要過度緊張,以免影響胸肌發力。
-
-
核心參與:腹直肌與腹橫肌需穩定身體,避免身體前傾或後仰。
提示與小技巧
-
想加強胸肌刺激,可在頂點時停留 1~2 秒,刻意收縮胸肌。
-
如果想模擬 上斜臥推,固定點可放低一點,讓推舉角度略向上;反之,若想模擬 下斜臥推,固定點可以略高於肩膀。
-
雙腳前後站立比雙腳平行站更穩定,適合較高阻力訓練。
-
動作過程保持肩胛骨微微內收,避免聳肩影響發力。
-
初學者可先選擇阻力較輕的彈力繩,掌握發力路徑後再逐步加強。
注意事項
-
避免含胸或駝背,否則會減弱胸肌刺激並增加肩膀壓力。
-
推舉時不要完全鎖死手肘,避免肘關節過度伸展造成受傷。
-
回放時需控制速度,切勿突然被彈力繩拉回,以免肩部或肘部受傷。
-
訓練前務必檢查彈力繩及固定點是否穩固,避免斷裂或脫落導致危險。
不適合人群
-
肩袖肌群損傷、肩關節活動受限或慢性肩痛患者
-
曾有胸椎或肋骨受傷者
-
心血管疾病或高血壓患者不適合使用過高阻力
-
核心穩定性不足、平衡感較差者建議從低阻力開始
如果你需要,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套 彈力繩胸肌強化計畫,將胸推與飛鳥、上斜推、單手胸推搭配,打造從多角度刺激胸肌的訓練菜單。
是否需要我直接為你規劃一套 每週 3 天的彈力繩胸肌專項訓練方案?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