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建議自己摳掉結痂!
雖然看到結痂很想摳掉,但這麼做其實對傷口癒合非常不利,甚至會導致傷口延遲癒合、出血、感染、留下疤痕或蟹足腫

🩹 為什麼不能摳掉結痂?

原因說明
破壞新生皮膚 結痂下方的嫩皮膚正在修復中,摳掉會讓修復中斷。
可能重新出血 結痂是保護傷口血管與組織的天然屏障,摳掉可能出血。
增加感染機率 手指帶有細菌,摳痂會讓細菌進入傷口。
提高留疤風險 尤其是臉部、關節處或疤痕體質者,硬摳會刺激疤痕增生。

✅ 正確的處理方式

  1. 讓結痂自然脫落:結痂會在皮膚癒合完成後自行脫落,不需人為干預。
  2. 保持適度濕潤:醫師允許時可使用凡士林或矽膠軟膏保濕,避免因乾裂導致搔癢或脫落。
  3. 若結痂過厚、有緊繃感:可請醫師協助清除部分表層,但千萬別自己動手。
  4. 穿著寬鬆衣物:避免衣物摩擦導致結痂提早脫落。
  5. 避免抓癢或刺激:癢是常見現象,但要避免搔抓造成破皮。

⚠️ 若結痂下方出現以下狀況,應盡快就醫

  • 滲膿、紅腫、異味
  • 結痂反覆破裂或出血
  • 出現硬塊、疼痛或腫脹持續不退

💡 小提醒:如果你真的不小心把結痂摳掉了,也別慌張,請立刻清潔傷口(可用生理食鹽水沖洗),然後塗抹醫師指示的藥膏並保持乾淨。必要時請回診評估。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