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後出現麻木感(麻麻的、感覺遲鈍)是常見且正常的現象,特別是在臉部手術、整形、植牙、抽脂、開刀縫合等會接觸到神經末梢的手術後

這種麻木感多數是暫時性的神經刺激或輕微受損所致,通常會在數週~數月內逐漸恢復。

🧠 為什麼術後會有麻木感?

原因說明
神經末梢被切斷或拉扯 在手術切口附近,有些細小感覺神經難以完全避開,可能暫時失去訊號傳導能力
局部腫脹壓迫神經 術後水腫或瘀血擠壓神經末梢,造成感覺異常
傷口癒合時神經再生中 神經再生過程中會出現刺麻、電流感等現象
外科操作靠近神經區域 如眼周、唇周、鼻翼、下巴、牙齒、耳朵後等,這些區域神經分布密集,較容易出現麻木

⏳ 麻木恢復的時間表(大致)

術後時程感覺變化
前1~2週 感覺遲鈍、區塊麻木、碰觸像「貼著一層膜」
第3~4週起 開始有局部刺麻、癢癢的電流感,神經恢復的跡象
第1~3個月 感覺漸趨明顯,範圍逐漸縮小
3~6個月以上 絕大多數會恢復;少數深層神經損傷可能需更長時間甚至永久遺留感覺差異

✅ 約 80~90%的術後麻木會在6個月內自行恢復,不需太擔心。

✅ 你可以怎麼做來幫助神經修復?

  1. 勿刻意摩擦或搓揉麻木區域
  2. 遵醫囑服用**維生素B群(如B1、B6、B12)**促進神經修復
  3. 術後保持良好睡眠、飲食、避免菸酒
  4. 避免用力按壓或碰撞術區,防止二度損傷
  5. 若醫師建議,可進行輕柔的觸覺刺激訓練(例如用棉花或冰熱刺激讓神經重新適應)

⚠️ 哪些情況的麻木需特別注意?

表現建議
越來越麻、範圍擴大 可能有神經壓迫或損傷,需回診追蹤
伴隨劇烈疼痛或刺痛難耐 考慮神經發炎或夾擊,需要藥物處理
麻木持續超過6個月未改善 建議做進一步神經功能檢查
影響日常動作(說話、表情、咀嚼) 尋求醫師介入治療或復健

💡 總結

  • 術後麻木常見,只要不惡化、範圍逐漸縮小、轉為刺癢感,通常表示神經正在恢復中
  • 若你能提供:術後第幾天、手術部位、麻木的範圍與性質,我可以幫你判斷是否屬於正常恢復過程或需要就醫評估的情況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