術後或注射後出現凹凸不平是許多人會遇到的狀況,常見於臉部微整(如玻尿酸、膠原蛋白、脂肪移植、肉毒注射),也可能發生在雷射、拉提或手術類療程後。這種情況不一定是失敗或嚴重問題,但需要分辨是「暫時性的正常現象」還是「需要處理的異常」。

✅ 常見、可自行改善的「暫時性」原因:

原因說明建議處理方式
局部腫脹或瘀血 注射部位水腫、瘀青會讓皮膚看起來不平整 冷敷48小時後熱敷幫助吸收,約 1~2 週內改善
藥劑尚未均勻分布 如玻尿酸、膠原蛋白等填充劑剛注入未完全融合 可經由按摩、時間吸收自然變平
脂肪移植顆粒未均勻 有時脂肪注射分布不一或部分被吸收 多數 1~3 個月會改善,部分需微調修補
肌肉放鬆不均(肉毒) 初期作用階段,臉部肌肉張力不平衡 2 週內調整期,醫師可視情況補打或觀察
術後皮膚結痂或纖維組織尚未重建 常見於雷射、拉提、傷口癒合中 不需處理,數週至數月內會改善

❗ 可能屬於「異常」的凹凸狀況(建議回診):

特徵可能原因處理方式
凹陷處持續數週未改善 玻尿酸吸收不均、脂肪未存活 可能需補打、修補或其他微調
凸起部位摸起來硬、固定不動 藥劑結節、組織纖維化 醫師可評估是否需按摩、注射溶解酶或消炎藥
表皮顏色變紫黑、有異味 壞死或感染 ⚠️ 應立即就醫
兩邊明顯不對稱 注射量不均、術後位移 醫師可補打或修正
凹陷部位按壓會痛或有液體流出 可能是感染或膿腫 需儘快處理,避免擴大損傷

🕒 時間點也很關鍵

術後時間凹凸的意義
1~7天內 多屬於腫脹、瘀血階段,暫時不平整屬正常
第7~14天 藥劑逐漸融合、組織開始穩定,凹凸應逐漸改善
超過3週仍明顯不平整 建議回診評估是否需補打、按摩或溶解處理
超過1個月仍無改善 可能需調整,視療程內容與位置而定

✅ 居家改善建議(針對輕微凹凸):

  • 輕輕按摩(若醫師允許):術後7~10天後開始,每日2次,每次1~2分鐘
  • 熱敷(72小時後):促進循環,加速代謝不均
  • 避免壓迫或長時間趴睡:避免移位或不均
  • 保持良好水分與睡眠:促進修復與代謝
  • 勿自行擠壓或使用偏方:避免惡化或感染

🎯 結論建議

狀況是否正常建議
初期輕微凹凸、有腫脹或瘀青 ✅ 正常,觀察1–2週 冷敷、觀察、溫和按摩
超過3週仍明顯不平、有硬塊 ⚠️ 可能需要處理 回診評估補打或消除結節
凹陷或凸起合併疼痛、變色 ❌ 有感染/壞死風險 立即就醫處理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