啞鈴提踵(Dumbbell Calf Raise)是一個針對 小腿肌群的高效徒手負重訓練動作,主要鍛鍊 腓腸肌與 比目魚肌,並且能增強小腿線條、爆發力與耐力。動作簡單但關鍵在於控制節奏與頂峰收縮,適合各層級訓練者,但需注意踝關節穩定性。
動作流程
-
起始準備
-
站立姿勢,雙腳與肩同寬或略窄,腳尖朝正前方。
-
雙手各握一啞鈴,自然垂放於身體兩側,手心朝向身體。
-
膝蓋微彎,核心收緊,背部保持自然直立。
-
若想增加動作幅度,可將前腳掌踩在 穩固墊子、踏板或槓片上,讓腳跟懸空。
-
-
上提過程
-
吐氣,腳掌前端(尤其是大腳趾球與第二腳趾球)用力踩地,腳跟離地。
-
想像用小腿肌群「向上擠壓」,將身體抬到最高點。
-
頂峰時停留 1~2 秒,感受小腿收縮。
-
-
下放過程
-
吸氣,緩慢將腳跟下降至起始位置。
-
若踩在墊子上,可讓腳跟稍微低於水平面,增加小腿伸展。
-
全程避免突然落地或借力反彈。
-
組數與次數
-
初學者:3 組 × 15~20 次
-
中階者:4 組 × 15~25 次
-
進階者:5 組 × 20~30 次,可逐步加重或增加墊高幅度
-
休息時間:每組 45~60 秒
-
訓練頻率:每週 2~3 次,可安排在腿部訓練日或有氧後。
動作要領重點
-
主要訓練肌群:
-
腓腸肌:小腿外觀線條、爆發力來源。
-
比目魚肌:位於腓腸肌下方,提供耐力與穩定。
-
-
次要訓練肌群:
-
足底肌群
-
踝關節穩定肌
-
-
手指與握力控制:
-
啞鈴握法採 自然放鬆握,避免過度擠壓導致前臂提前疲勞。
-
若重量較大,建議搭配止滑粉或戴運動手套。
-
提示與小技巧
-
頂峰停留:到達最高點時停頓 1~2 秒,讓小腿完全收縮。
-
控制節奏:
-
上提 1 秒 → 頂峰 1 秒 → 下放 2~3 秒。
-
避免彈跳或借力。
-
-
站姿變化:
-
窄站距(雙腳併攏):加強小腿外側腓腸肌。
-
寬站距(比肩寬):偏重小腿內側。
-
單腳提踵:增加負荷並訓練左右平衡。
-
-
墊高腳掌:使用階梯或槓片墊高前腳掌,能加大下放伸展範圍,提高訓練效率。
注意事項
-
避免鎖死膝蓋:膝蓋保持微彎,避免過度伸直造成關節壓力。
-
踝關節保護:若有舊傷,請先降低負重或縮短動作幅度。
-
核心保持穩定:避免身體前傾或後仰,防止腰椎代償。
-
適度熱身:進行腳踝旋轉、動態伸展,減少拉傷風險。
不適合人群
-
踝關節扭傷或韌帶損傷未痊癒者
-
小腿肌群拉傷或比目魚肌炎症患者
-
足底筋膜炎急性期或足弓問題嚴重者
-
無法穩定控制核心與平衡者
如果你想讓 小腿線條更加立體,我可以幫你設計一套 三階段小腿強化計畫,把 啞鈴提踵、單腳提踵、坐姿提踵結合,兼顧線條、爆發力與耐力。
需要的話,我可以直接幫你安排。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