很棒的問題!💪
「做到力竭」是健身中常見的概念,尤其在重訓或肌力訓練裡很重要。但很多人誤解它的意思,以為是「做到癱在地上不能動」才叫力竭,其實不是那麼極端。
✅ 什麼是「力竭」?


力竭 = 在保持良好姿勢的前提下,做到「無法再做下一下完整動作」。
簡單說就是:
「這一組最後一下,我已經盡力了,再做一下一定會動作跑掉或姿勢崩壞,我才會停下來。」
👀 舉例說明
假設你在做啞鈴臂彎舉:
妳拿著 4 公斤,做第 10 下時還算輕鬆
到第 12 下覺得有點吃力,但姿勢穩定
第 13 下推得很慢,開始有點抖
第 14 下已經臉皺成一團、手抖、很勉強完成
如果要做第 15 下,妳會借力、晃身體或姿勢跑掉
✅ 這時候,第 14 下就是力竭點。
💡 力竭 ≠ 做到癱軟、喘不過氣
它不是完全沒體力,而是**針對某個部位或肌肉群「已經出不了力」**的意思。
而且前提是「保持正確動作執行」哦!
🎯 初學者一定要做到力竭嗎?
❌ 不一定每次都要做到力竭,但適當挑戰力竭才能刺激肌肉成長!
✅ 初學者建議:
一開始練習「接近力竭」即可,維持良好姿勢很重要
每組留下 1~2 下「保留次數」(稱為 RIR:Reps In Reserve)就很夠了
練熟動作後,部分動作可安排最後一組做到力竭來刺激肌群
✅ 力竭的訓練好處
💥 刺激肌肉生長更強烈
💪 建立肌肉控制與感受力
🧠 學會掌握自己的「真實極限」
⚠️ 小提醒:這些情況不適合做到力竭
情況 建議
動作還不熟(新手初期) 建議練姿勢與控制感,不要硬撐
負重太大時 避免姿勢崩壞導致受傷
關節壓力大的動作 深蹲、硬舉等複合動作,姿勢穩定更重要
✅ 總結一句話:
「力竭不是做死自己,而是做到這組『最後一下真的出不了力』,但姿勢仍然乾淨漂亮。」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