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爬(Bear Crawl)是一種結合背肌、核心、肩膀穩定與全身協調性的徒手訓練動作,模仿熊的低姿態行走方式,能有效強化背闊肌、菱形肌、斜方肌、核心深層肌群與臀腿穩定性。它不只是背肌訓練,還能提升全身控制力、協調性與心肺耐力。以下是完整詳解:
動作流程
-
起始姿勢
-
雙手與雙腳著地,雙手略比肩寬,雙腳與臀同寬。
-
手肘微彎,膝蓋懸空離地約 5 公分,臀部微低於肩膀。
-
頭頸保持中立,視線略微前下方,核心微收。
-
-
前進動作
-
同步移動對側手腳(右手+左腳 → 左手+右腳)。
-
每一步幅度不要過大,保持膝蓋貼近地面、身體平穩低姿態。
-
保持核心收緊,避免臀部過高或腰部塌陷。
-
-
後退或側移(進階變化)
-
後退時仍保持對側肢體交替,控制速度避免失衡。
-
側移時手腳同側同時移動,但核心與肩胛穩定度需求更高。
-
組數與次數建議
-
初階者:2~3 組 × 每次前進 6~8 步,休息 60 秒。
-
中階者:3~4 組 × 每次前進 10~12 步,可搭配後退熊爬。
-
進階者:4~5 組 × 每次前進 15~20 步,加入側移與後退變化。
若將熊爬作為高強度間歇訓練(HIIT)的一部分,每次可持續 20~30 秒,再休息同等時間。
一週練習頻率
每週 2~4 次,既可單獨作為背肌與核心強化訓練,也能搭配全身循環訓練。
動作要領重點
-
手指與掌心發力
-
以食指、中指根部及掌心為主要支撐點,大拇指輔助穩定。
-
手指微張,讓壓力平均分散,避免單點手腕受力過大。
-
-
背肌與核心主導
-
背闊肌與菱形肌協助穩定肩胛骨,核心深層肌群收緊,維持軀幹穩定。
-
-
臀腿協同
-
臀大肌和股四頭肌負責支撐重量,腳掌著地時腳尖朝前,保持穩定。
-
-
呼吸控制
-
每步移動時保持自然呼吸,不要憋氣,以避免核心壓力過大。
-
提示與小技巧
-
初學者可先練習靜態熊姿,膝蓋懸空 20~30 秒,習慣核心與背肌發力再進行移動。
-
每步幅度越小,越能訓練核心穩定度與背肌控制力。
-
想增加難度,可在背上加重(例如穿背包或背沙袋)。
-
若想兼顧敏捷度,可搭配快速熊爬,但需在掌握正確姿勢後再嘗試。
-
練習時建議在防滑地面或瑜伽墊上進行,避免手肘或膝蓋摩擦受傷。
注意事項
-
避免在速度過快的情況下進行,否則容易失去核心控制造成腰椎壓力。
-
有手腕舊傷、肩關節不穩、腰椎問題或膝蓋嚴重不適者需謹慎執行或選擇替代動作。
-
不要抬高臀部過多,否則會失去熊爬的訓練效果,轉變成高位爬行。
-
若體能不足,建議先從短距離或定點熊姿開始,逐漸增加距離與組數。
-
保持呼吸順暢,避免屏氣造成核心壓力或頭暈。
熊爬是一個兼具背肌強化、核心穩定、全身協調與心肺耐力的高效徒手訓練。透過控制步幅、速度與加重量,可以依不同訓練需求調整強度,是進階背肌與全身功能性訓練的理想選擇。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