💡 肌肉痠痛要不要繼續練?答案是:「看情況!」
如果是一般的延遲性痠痛(DOMS),可以訓練,但要「聰明安排」部位和強度。
✅ 先判斷:是正常痠痛還是受傷?


症狀 判斷方向
🔹 痠脹感、緊繃、輕按會酸 ✅ 正常痠痛,可調整繼續練
🔸 劇烈疼痛、單側異常痛、刺痛 ❌ 可能受傷,建議休息或就醫
🔸 關節痛、動不了、無力無法支撐 ❌ 停止訓練、避免加重傷害

✅ 若是「正常肌肉痠痛」這樣安排最安全:
情況 建議做法
🟡 某部位痠(如腿痠) 練其他部位(如背、肩、手)
🟡 全身痠但想動 做輕量活動,如快走、拉伸、瑜珈、核心
🟢 只有微痠不影響動作 可正常訓練,適度降低重量或組數

🧠 痠痛≠不能練,「安排得當反而有助恢復」!
進行「主動恢復(active recovery)」會促進血液循環,加快修復,減少痠痛持續時間。
例如:
腿部痠 ➜ 改練上半身 or 輕快步行
手臂痠 ➜ 改練下半身 or 做動態伸展
全身痠 ➜ 滾筒放鬆 + 輕鬆快走 20 分鐘

✅ 長期安排建議:部位交錯訓練
星期 訓練建議
一 下半身
二 上半身+核心
三 有氧或休息
四 下半身
五 背部+手臂
六 有氧/HIIT
日 休息或輕量活動
這樣能避免重複刺激同一部位、也讓肌肉有時間修復生長。

✅ 總結一句話:
「痠可以練,但要聰明練。繞開痠的部位、降低強度、重視恢復,才能練得久、練得好、不受傷。」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