啞鈴飛鳥(Dumbbell Fly)是一個針對胸大肌,特別是胸肌內側與外展動作的徒手訓練經典動作。與啞鈴臥推不同,飛鳥不著重推舉力量,而是透過開合動作在大範圍中拉伸與收縮胸肌,非常適合用於胸肌線條雕塑與訓練末段的收尾動作。以下提供完整詳細指南:

動作流程

  1. 準備姿勢

    • 平躺在平板凳上,雙腳踩穩地面,核心收緊。

    • 雙手各握一啞鈴,掌心相對,雙臂自然伸直於胸口上方,肘關節微微彎曲(約 10°~15°)。

    • 肩胛骨略微夾緊下沉,讓胸腔自然打開。

  2. 下放動作

    • 吸氣時緩慢將雙臂向兩側張開,肘部保持微彎,啞鈴向地面下降。

    • 控制下降角度,直到胸肌有明顯拉伸感,手肘略低於肩膀高度即可,不必過度下放。

  3. 回收動作

    • 吐氣時用胸肌內收力量,沿著半圓弧形軌跡將雙臂合攏回胸口上方。

    • 回到頂端時,雙啞鈴相距約一拳寬,避免互相碰撞。


組數與次數建議

  • 初學者:3 組 × 12~15 次,採用輕重量,專注於肌肉感受。

  • 中階者:4 組 × 10~12 次,使用中等重量,加強胸肌張力。

  • 進階者:4~5 組 × 8~10 次,可選稍大重量,但仍需保持完整控制。

  • 組間休息 45~75 秒,依重量與強度調整。


一週練習頻率

建議每週 2~3 次,可安排在胸肌訓練日,通常放在臥推或伏地挺身等推舉類動作之後,作為胸肌孤立收尾訓練。


動作要領重點

  • 手指與握法

    • 全握法,拇指包裹握柄,掌心發力。

    • 控制啞鈴時保持穩定,避免手腕過度後彎。

  • 肌群發力

    • 主要肌群:胸大肌(特別是胸肌內側)。

    • 輔助肌群:前三角肌、肱二頭肌長頭(穩定手臂)、核心肌群(保持平衡)。

  • 肩胛骨控制

    • 肩胛骨微夾並下沉,讓胸腔自然展開。

    • 避免聳肩,以免肩膀代償胸肌發力。

  • 肘關節角度

    • 全程保持 10°~15° 微彎,避免鎖死或伸直,以減少肘關節與肩關節壓力。


提示與小技巧

  • 重量選擇:飛鳥屬於孤立動作,切勿過重,否則會轉變成推舉,失去訓練目的。

  • 軌跡控制:保持半圓弧形路徑,避免啞鈴上下直線移動。

  • 動作節奏:建議 下放 3 秒、收回 1~2 秒,最大化胸肌離心張力。

  • 動作範圍:不要過度追求下放角度,胸肌感受到充分拉伸即可,避免肩關節受傷。

  • 收縮強調:頂端合攏時,可稍作停頓並主動擠壓胸肌 1 秒,提高收縮感。


注意事項

  • 避免肩關節壓力:有肩袖損傷或肩膀不穩定者需謹慎或避免。

  • 不要盲目加重量:飛鳥不適合大重量訓練,避免關節拉傷。

  • 手腕中立:避免手腕過度後折,以防手腕負擔過大。

  • 器材穩定性:確保凳子穩固,避免滑動。

  • 呼吸控制:下放吸氣、合攏吐氣,保持核心穩定。

  • 不適合人群

    • 肩關節活動受限或有舊傷者

    • 核心力量不足、無法穩定身體者

    • 初學者如動作控制力不足,建議先練啞鈴臥推後再進行飛鳥


啞鈴飛鳥是胸肌訓練中非常有效的雕塑動作,適合作為臥推後的輔助孤立訓練,藉由控制重量與動作節奏,能讓胸肌線條更立體、內收更緊實。

"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