深蹲(Bodyweight Squat)是徒手訓練中最基礎且高效的下肢與核心強化動作,主要鍛鍊股四頭肌、臀大肌、腿後肌群、內收肌群,並同時訓練核心穩定與身體協調能力。這個動作適合新手與進階者,既能作為主力訓練,也能作為暖身動作。以下是完整詳解:

動作流程

  1. 起始姿勢

    • 雙腳與肩同寬或略寬,腳尖可微微朝外 5°~15°,依髖關節舒適度調整。

    • 核心收緊,下背自然延展,胸口微微打開,肩膀放鬆下沉。

    • 雙臂可自然下垂,或向前平舉以保持平衡。

  2. 下蹲過程

    • 吸氣準備,臀部先向後坐,想像「往後坐椅子」。

    • 膝蓋方向與腳尖保持一致,避免內扣或外翻。

    • 大腿緩慢下降,直到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略低(依柔軟度調整)。

    • 髖關節低於膝關節時效果最佳,但勿強求極限深度。

  3. 站起還原

    • 吐氣時腳跟用力推地,臀大肌收緊,將身體推回站姿。

    • 過程中保持核心收緊,避免拱腰或駝背。

    • 重複動作,保持全程控制,不要急速反彈。


組數與次數建議

  • 初階者:2~3 組 × 每組 10~12 次,休息 45~60 秒。

  • 中階者:3~4 組 × 每組 15~20 次,可在底部停頓 1~2 秒。

  • 進階者:4~5 組 × 每組 20~30 次,可加入跳躍深蹲單腳深蹲進階訓練


一週練習頻率

建議每週 2~4 次,若搭配腿部其他動作,深蹲可安排在腿日或全身循環訓練中。


動作要領重點

  • 手指與腳掌發力

    • 重心落在前腳掌與腳跟之間,腳跟穩定貼地,避免前腳掌過度承壓。

    • 腳趾微微張開,尤其大拇趾根部要用力抓地,提升下肢穩定性。

  • 肌群啟動順序

    • 下蹲時由臀大肌與腿後肌群控制下降,避免單靠膝蓋硬推。

    • 起身時腳跟推地,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協同發力。

  • 核心控制

    • 收緊下腹,保持腰椎中立,避免塌腰或過度拱腰。


提示與小技巧

  • 初學者可在背後放一張椅子,練習臀部先坐的感覺,建立正確髖關節啟動模式。

  • 若平衡感不足,可將雙手向前平舉,增加穩定性。

  • 想強化臀肌,可在頂部時收緊臀部 1~2 秒。

  • 若想加強大腿內側與核心控制,可採取稍寬站距並略微外八角度。

  • 想進階可嘗試慢速深蹲,下蹲 3 秒、底部停頓 2 秒、起身 2 秒,提升肌肉張力時間。


注意事項

  • 膝蓋切勿內扣,應與腳尖方向一致,以免增加膝關節壓力。

  • 避免駝背或過度前傾,保持胸口打開與脊椎中立。

  • 腳跟不可離地,否則會影響穩定性並增加膝蓋壓力。

  • 若有膝蓋舊傷、腰椎問題或髖關節活動受限者,建議減少深蹲深度或尋求專業指導。

  • 選擇防滑且平整的地面進行,避免因重心不穩造成受傷。


深蹲是一個兼具下肢力量核心穩定全身協調的基礎訓練動作,適合作為腿部訓練的核心項目,也能有效改善久坐造成的臀腿無力與核心鬆弛問題。若想全面強化腿部線條,可搭配弓箭步、臀橋與小腿提踵組合訓練,效果會更加顯著。

"
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