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加利亞分腿蹲(Bulgarian Split Squat)是一個針對腿部力量、臀部線條和核心穩定非常高效的徒手訓練動作。透過將後腳放置在椅子或穩固平台上,形成單腳負重的訓練姿勢,可以強化股四頭肌、臀大肌、腿後肌群及核心肌群,同時提升下肢的平衡控制能力。以下是詳細的訓練指南:
動作流程
-
準備姿勢
-
找一張高度約膝蓋或略低的穩固椅子、沙發或平台。
-
距離椅子前方約一腿半長度站立,雙腳與髖同寬。
-
將一隻腳向後伸,腳背放在椅子上,另一隻腳作為支撐腳在前。
-
收緊核心,保持上半身挺直,目視前方。
-
-
下蹲動作
-
吸氣準備,前腿膝蓋彎曲,下蹲時想像後膝往地面下降,而不是前膝往前頂。
-
身體直上直下,避免上半身過度前傾。
-
下蹲至前大腿與地面平行或略低,膝蓋與腳尖方向一致。
-
-
起身還原
-
吐氣時以前腳腳跟為主力推地,臀大肌與股四頭肌同時發力將身體推回站姿。
-
過程中保持平衡,核心保持緊繃,避免身體左右晃動。
-
完成一側後換腳進行另一側動作。
-
組數與次數建議
-
初階者:2~3 組 × 每側 8~10 次,休息 60 秒。
-
中階者:3~4 組 × 每側 12~15 次,休息 60~90 秒。
-
進階者:4~5 組 × 每側 15~20 次,可加入負重或慢速變化增加難度。
一週練習頻率
建議每週 2~3 次,與深蹲、弓箭步或臀橋搭配,打造完整腿部訓練計畫。
動作要領重點
-
腳掌與手指發力
-
前腳為主要承重腳,全腳掌發力,重心略偏腳跟,避免膝蓋壓力過大。
-
前腳大拇趾根部抓地可增加穩定度,避免內旋或外翻。
-
後腳僅輕放在椅子上輔助平衡,不主動發力。
-
-
肌群啟動
-
下蹲時,臀大肌與股四頭肌為主力控制下降;腿後肌群協助穩定髖關節。
-
核心肌群需全程保持張力,避免骨盆前傾或後傾。
-
-
平衡控制
-
保持身體直立,避免過度前傾導致腰椎負擔增加。
-
可將雙手置於髖上或胸前幫助穩定。
-
提示與小技巧
-
距離調整:椅子距離過近會讓膝蓋壓力過大;過遠則失去平衡,建議調整至「下蹲時前膝約呈 90°」。
-
深度控制:柔軟度不足者可先不下蹲太深,待髖與膝活動度提升後再加深動作。
-
增加肌肉張力:在底部停頓 1~2 秒再起身,可強化臀肌與腿部張力。
-
進階挑戰:
-
在手持水瓶或啞鈴的情況下增加阻力。
-
嘗試「慢下快上」的節奏提升爆發力。
-
增加脈衝變化,在底部小幅上下彈動 5~10 次後再起身。
-
注意事項
-
前膝方向必須與腳尖一致,避免內扣造成韌帶壓力過大。
-
上半身保持挺直,避免駝背或過度拱腰,否則會導致腰椎負擔。
-
避免過度依賴後腳出力,否則會失去單腳負重的訓練效果。
-
選擇穩固的椅子或平台,避免因椅子移動造成危險。
-
若有膝蓋舊傷、踝關節不穩或腰椎問題,建議降低動作深度或改採弓箭步蹲替代。
保加利亞分腿蹲能同時提升下肢肌力、臀腿曲線、髖關節穩定性與核心控制力,適合中高階訓練者安排在腿部訓練日中,與深蹲、跳躍深蹲、臀橋等動作搭配,可打造全面且高效的徒手腿部訓練計畫。
"
Comments powered by CComment